今年初,疫情對國內經濟帶來嚴峻的挑戰,也對汽車市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得到控制,各地生活生產基本恢復正常,餐飲、住宿以及中小企業的復工率明顯提升。
7月16日上半年國內GDP正式公布,同比-1.6%,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3.2%,較一季度回升10個百分點。近期汽車、煙酒、化妝品等非必需消費品逐步改善,前期壓抑的購車需求集中回補,汽車市場企穩。
上半年TOP10廠商銷量占乘用車市場的61%,相比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近三年來,汽車市場從過去的中高速增長進入調整期,尤其是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汽車經營情況面臨極大的挑戰。
弱勢品牌抗風險能力較差,現金流、供應鏈更可能出現問題,部分品牌已經出現破產出局的情況。相對而言,頭部廠商資源多,抗風險能力強,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累計均超過1000萬輛,分別為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同比下降16.8%和16.9%。從半年總體情況來看,疫情沖擊給汽車市場帶來的損失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汽車總體產銷狀況已明顯好于預期。
而從全球角度看,我國汽車工業恢復的速度和程度居于領先地位,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動力,這既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時、準確地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汽車發展政策有關,也與汽車行業企業多措并舉,全力復工復產,積極主動促進汽車消費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285.4萬輛,同比下降29.0%,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6.3%,比上年同期下降3.4%。原因是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和中高端車型促銷折扣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迅速引領細分市場回暖,中國品牌面臨的壓力更大。
但也有部分品牌逆勢上揚,如紅旗、長安等,部分車型銷量增長明顯。在這些品牌的帶動下,將助力中國品牌向上發展,重新奪回市場份額。
乘聯會表示,下半年疫情、經濟和車市環境等負面影響均有所改善,但受疫情沖擊的居民收入、收入預期難以快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同時地方政府利好政策效果減弱,下半年乘用車有望同比轉正,但存在較大壓力。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產業政策和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后,預計2020年乘用車市場同比下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