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紡織行業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生產供給能力及產業鏈運轉協調性已恢復正常。
進入二季度,在防疫物資產銷大幅增加和內需市場緩慢恢復帶動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承壓回升,1-5月主要運行指標雖然仍位于負增長區間,但降幅持續收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減少8.2%,降幅較1~4月收窄3.1個百分點,5月當月增速轉負為正。
受疫情影響,紡織服裝類商品內需消費依然較弱,線上線下銷售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3.5%,降幅較1~4月收窄5.5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4月,全國3.3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942.5億元,同比減少19.7%;實現利潤總額377億元,同比減少32.1%。
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2%,低于上年同期0.5個百分點。紡織12個子行業中,除絲綢和產業用行業利潤實現正增長外,其余行業效益情況均承壓。
進入二季度,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居民消費活動增多,紡織品服裝內需消費溫和復蘇。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90.3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其中紡織品出口額161.6億美元,同比增長56.7%,環比減少21.8%;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128.7億美元,同比減少10.2%,環比增長44.6%。
受棉紡產業鏈條長,而下游消費不利,致使產業回暖進展緩慢影響,目前中上游企業經營依舊面臨諸多困難。
雖然需求在緩慢復蘇,但是近期仍有不少紡織企業反饋,不管是純棉紗還是滌紗、人棉紗價格仍然以低迷為主,尤其進入7月份,行情更加讓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