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指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2019年我國煉油能力在5.4億噸左右,新增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1139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的占比上升為34.94%,以下是能源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能源消耗一直以煤炭為主,天然氣、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占比緩慢提高。能源行業分析指出,煤炭從2014年的占比70.3%降至2019年的66.0%,石油的消耗量始終保持在18%上下,天然氣由2014年的占比3.7%升至2019年的5.8%,水電、風電、核電從2014年的7.7%升至2019年的9.8%。
煤炭: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累計產量34.5萬噸,同比增加1.08億噸,同比增長3.2%1。從逐月產量來看,4-9月累計生產17.84億噸,比2018年同期增加1.5億噸、增長9.2%,這一時期是2017年煤炭產量凈增的集中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我國煤炭消費在2017-2018年的3年連降后,2019年消費同比增加7000萬t左右,同比增長約1.9%,
成品油:2019年前11個月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82億t,同比增長6.7%,增速繼續回升。其中,汽油消費增長有所放緩,主要是受替代能源發展、出行方式變化以及混合芳烴等燃料增長影響;在工業需求拉動下,柴油消費實現正增長;受益于航空市場增長,煤油消費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氫能:我國在氫燃料電池方面的整體技術落后國外5年。我國目前是國外上一代技術,相差半代。比如,我國相關企業氫燃料電池的穩定壽命還在2000小時左右,而國際先進技術已經可以達8000小時左右,而氫燃料電池設計壽命要達到5000小時才能達到產業化目標要求。
截止2019年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37臺,裝機規模3581萬千瓦,位列全球第四;2019年核電發電量2474.69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3.94%,位列全球第三。能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我國在建核電規模全球領先,工程項目有序推進,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0臺,總裝機容量2287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能源局牽頭編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底風力發電要達到2.5億千瓦時,理論上預計,到2020年,國內風電累積總裝機可達3億千瓦;到2050年,總裝機規模將在此基礎上增長9倍達到300億千瓦,其所消費電量將占據國內能源總消費量的80%,成為名副其實的主體能源。
未來,我國能源利用仍然以發電為主要發展方向,對于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均作了具體規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氫能利用將受到更多的關注,研發力度也將持續加大,常規油氣開采以及油品進口權也有望逐步放開,以上便是能源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