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憑是我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下,行業增長快速,市場盈利處于較好水平,企業總數達到7626家,以下是融資租賃行業分析。
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融資租賃后,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融資租賃企業總數達到7626家,是2009年時企業數量的95倍。其中,金融租賃企業63家,內資租賃217家,外資租賃7346家。外資租賃公司數量占比依然最高,達到96.3%。
近8余年來,我國融資租賃業經歷了快速發展。根據融資租賃行業分析數據,從2010年到2019年,融資租賃公司數量由2010年不足200家增加到2019的7626家,增長了近65倍。
按照監管部門不同,我國專業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機構包括金融租賃公司、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和外資融資租賃公司三類。這三類企業的差別主要集中于發展出現時間、審批部門、企業性質、監管力度以及業務范圍等方面。
在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與挑戰也如影隨形。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大背景下,資金端有所收緊,企業經營業務難度和風險加大,融資租賃企業應該如何健康持續發展,這是行業內人士都在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2019年5月,商務部下發《關于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和典當行管理職責調整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制定融資租賃企業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的職責劃給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自2019年4月20日起,有關職責已由銀保監會履行。
2020年,融資租賃企業業務發展模式或將面臨一定調整;但另一方面,融資租賃企業未來或可在融資渠道上享有與金融租賃公司相似的待遇,這將對行業中優質企業的良性發展帶來助益,亦或將出現行業整合的機遇。此外,統一監管也對整合金融監管資源、疏通金融監管渠道、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起到積極作用。
融資租賃行業分析認為,我國融資租賃業經過多年來的快速發展和行業調整,自身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為其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基礎。隨著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政策的穩步推進,融資租賃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展望未來,隨著“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政策的持續推進,融資租賃行業運營環境持續優化,市場需求逐步提升,給融資租賃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以上便是融資租賃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